当前位置: 首页 > 滚动 > 正文

轻量化视频在重大主题报道中的运用

来源 : 新闻战线    时间:2023-04-23 18:44:42

摘要

“小彭2023两会Vlog”延续轻量化视频的独特性及创新性,通过平视交流凝聚共识,以轻松话题引发共鸣,让用户更加深入了解两会的议程和重点。积极创新传播内容与方式,在围绕中心、服务大局的同时,不断提升自身影响力,增强传播竞争力。


【资料图】

轻量化视频在重大主题报道中的运用

彭译萱

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,视频内容已成为传播主流,轻量化视频产品越来越受到用户欢迎。Vlog,即视频博客,是一种轻量化视频产品,内容简短、制作简便,适合在移动设备上浏览观看,具有传播速度快、娱乐性较强等特点。

小彭是一位在社交媒体上拥有不少关注者的“网红记者”,她以独特的风格和视角,创作了一系列个性化Vlog。自2018年在中国日报各新媒体平台推出后,“小彭两会Vlog”一直延续至今。

“小彭2023两会Vlog”用丰富的画面、轻松的语言和个性化的视角将全国两会这个重大主题呈现出来,吸引了大量用户关注:视频简短,时长均在8分钟以内,观看体验轻松愉悦;创作风格独特,具有明显的“社交达人”属性,通过主观视角来呈现全国两会重大主题;在视频剪辑上,采用了大量跳剪与快速切换,常常给观众带来“意外感”;叙述语言简洁明了、贴近生活,也符合年轻用户的口味。

独特的采访视角

如何利用轻量化视频产品,做好全国两会等重大主题报道,拓展主流媒体在移动互联网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?创立至今,“小彭两会Vlog”一直在迭代更新。如何与众不同?如何持续创新? 

在采访受客观条件限制的情况下,我们以外国记者、外国驻华使节为切入点,以平视、轻松的叙事方式,通过记录中外记者之间的日常交流,凸显2023年全国两会重大意义。

记者小彭以第一人称视角,记录工作在全国两会现场的海内外记者的真实状态与现场气氛。视频凸显国际化视角,通过采访报道多国记者对全国两会报道的关注热点,充分展现全球视角下备受关注的两会现场。视频内容从各国记者的工作场景,到他们的业务交流,再到代表委员热议两会,同时延伸出记者的观察与大会报道的意义。从感受到实践、从个人到国家,用不同的话题设置延伸多层次思考,并从不同人的解读中体现全国两会和中国发展的世界意义。

视频通过平视交流凝聚共识、轻松话题引发共鸣的方式,与各国记者进行真诚而有趣的交流,让用户更加深入了解全国两会的议程和关注点。这种沟通交流通俗易懂、轻松幽默,契合社交媒体传播规律及当下青年的兴趣点,降低了海外受众对中国政治话题的理解难度,提升了报道在国际传播舆论场的话题性,有效凝聚共识、引发共鸣。既有外国人的感受,又有中国人的视角,这种多元性引领主流媒体时政报道的创新潮流,有效开拓了社交媒体主旋律报道新路径。

亲近的观察体验

与以往Vlog拍摄方式相似,“小彭2023两会Vlog”由小彭一人兼任摄影记者与文字记者。

首先,这种轻量化采访方式对采访对象的心理影响较小。相比于使用笨重的采访设备和一支庞大的采访团队,一台手机和一个友善的记者更容易让受访者感到放松,有利于他们更自然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经验,也有利于记者深入地了解和把握受访者的心理状态和情感变化,从而更好地挖掘出相关信息和素材。

“小彭两会Vlog”海报。

其次,轻量化的采访方式可以大大提高采访效率。手持采访设备的优势在于小巧轻便,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,不需要额外的摄像机和录音设备,也不需要大量的后期制作。同时,可以立即上传采访内容,方便快速剪辑、将采访内容整理出来并及时发布。这对于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精准度很有助益。

一个有亲和力的记者会带来一个具有信任和共鸣的现场。在这样的现场,受访者可以更加自然地表达自己的看法、观点和经验,报道画面也更加生动鲜活。

总之,一台手机和一个记者这种组合在重大事件现场采访中具有很多优势,包括减少对受访者心理的影响、提高采访效率和速度,以及建立更好的信任关系等。

真实自然的现场感

相较精心拍摄制作的演播室节目而言,轻量化视频具有“粗糙感”的画面更加真实和自然,能够让受众更好地体验新闻事件的现场感。

在新闻报道中,追求真实、自然的效果是非常重要的。“粗糙感”画面的拍摄和运用有时也起到重要作用。这种效果,可以让受众更好地理解新闻事件的发生和影响,同时增强受众的信任感。

“粗糙感”拍摄,指的是在拍摄过程中,故意保留一些手持摄像的晃动、记者自己的声音、周围的环境音等因素,让画面看起来更像我们身边的环境。“小彭2023两会Vlog”保留了大量的“不精致”画面,让观看者能够更加直观感受到记者所处的环境及心理状态,具有强烈的代入感。

“粗糙感”拍摄可以增强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沉浸感,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制作的时间成本。但是,这种方式也需要记者具备一定的技能和经验,以确保画面质量及稳定性。另外,在使用这种方式时,也需要考虑到受众的观感和接受程度,避免过度使用导致用户视觉疲劳或身体不适。因此,需要权衡各种因素,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优势,避免其局限性。

碎片场景的主题性呈现

碎片场景的主题性呈现,是指记者在记录现场时,通过展现一些碎片化的场景,强调视频的故事性和主题性,创造出与受众互动的共同对话空间。这种方式常常能够让受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现场的氛围和情感,增强视频的感染力和吸引力。

“小彭2023两会Vlog”常常通过展现现场的片段来记录和呈现事实,叙事方式呈现碎片化特点。比如通过中外记者“抢座”、排队领翻译器、会议现场布置等不同细节,向用户展现了一些不常见的新闻现场。与传统新闻报道的连续性不同,这种叙事方式更加注重场景、细节和情感,通过突出故事性和主题性,让受众更好地理解事件的意义和影响。

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,作者(中间站立持话筒者)在外长记者会上向外交部长秦刚提问。

在两会等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中,碎片化记录可以展现不同场景和角度,同时又强调了主题性,让受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事件背景。此外,为了让视频内容更加真实可亲,记者小彭也会展现一些“花絮”情节,如记者本人的生活日常,增加视频的趣味性和亲和力。

个性化的表达方式

以轻量化视频报道重大新闻现场,个性化的表达常常能够增加亲和力,让观众更好地理解事件背景和内涵,从而创造出一种具有共鸣感的表达氛围。

个性的表达不仅仅是记录者个人对事件的看法和感受,更是通过与大会的主题思想相结合,对事件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和解读。例如,在两会报道中,小彭在视频中关于“永不放弃”的表达、对于“情感共鸣”的思考,与中国经济发展形势、外交理念等大会主题思想相结合,呈现出一个更加丰富、完整的报道主题。

通过记者个性化的表达,受众可以更加深入、具体地了解事件的意义和影响,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思考。与传统的新闻报道不同,个性化的表达更加突出个体色彩,能够让受众更好地理解大会议题,从而产生共鸣。此外,受众还能更好地认识报道者,了解他们的职业和人生经历,增进受众与记录者之间的情感连接,也可以带动更多用户参与到视频报道讨论中,扩大视频的影响力。

传播渠道的不断拓展

“小彭两会Vlog”系列视频,都是在小彭个人社交媒体平台首发,包括海内外各个平台的账号上同步发布。同时,也在中国日报新媒体矩阵账号发布。

以个人化的角度向全球受众展示全国两会的进展,可以让用户感到亲切。而个人账号与中国日报矩阵账号的分层传播,则可以提高视频传播的效率和覆盖面,让公众对于事件的认知更加深入和全面。

综上所述,通过以Vlog新闻等为主要形式的轻量化视频呈现,可以让受众更加生动地了解事件的现场情况,增进受众的共鸣共情和参与感。这些视频的出现,使得新闻报道更加多样化、快速化和互动化,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和喜好,拓展重大新闻现场报道的深度与广度。

(作者系中国日报记者)

X 关闭

精心推荐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华南安防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粤ICP备18025786号-52   联系邮箱: 954 29 18 82 @qq.com